董锁成研究员团队赴中亚开展学术交流与科学考察
2025年5月31日-6月8日,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亚欧大陆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本底数据整编与空间化处理”项目首席科学家董锁成研究员带队赴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开展学术交流与综合科学考察。项目顾问陶宝祥高级工程师,赵川宇副研究员,厉静文特别研究助理参加了此次交流与考察。
6月1日-5日,考察队应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奥什国立大学邀请参加“欧亚经济地理学家(人文地理学家)大会”,本次大会由俄罗斯人文地理学家协会、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民族大学、比什凯克人文大学、俄罗斯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等共同举办。俄罗斯人文地理学家协会主席、俄罗斯南联邦大学北高加索经济和社会问题研究所所长Druzhinin Alexander教授,奥什国立大学自然科学、体育教育、旅游与农业技术学院院长Nizamiyev Abdurashid教授,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前主席、俄罗斯地理学会副主席、俄罗斯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副所长Kolosov Vladimir研究员任本次大会组委会联合主席。本次大会聚焦人文地理学创新发展与欧亚区域合作,重点探讨全球变革背景下的理论创新、数字技术应用(GIS/人工智能)以及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气候变化、水资源管理)等核心议题。会议旨在促进跨区域学术交流与学科融合,特别关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合作与供应链优化,为推动欧亚大陆构建可持续发展新格局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中国、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保加利亚、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巴基斯坦、土耳其、德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等十余个国家的国家科学院院长、大学校长、研究所所长以及国际经济、资源、环境、科技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等代表出席了会议。
董锁成研究员作为中方特邀嘉宾在大会作了题为“亚欧大陆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格局与绿色发展模式”的主旨报告,他以地缘关系和气候变化视角,系统分析了亚欧大陆16国的资源环境本底与地缘经济特征,揭示了中俄能源合作、中国-中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资源及经贸等关键领域的互补潜力,提出了区域绿色发展模式与国际合作战略构想。报告引发与会学者的高度关注与讨论,表示报告对于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战略合作,构建亚欧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 ?会上,董锁成研究员被授予俄罗斯人文地理学家协会荣誉会员,这项荣誉是该协会对在推动亚欧大陆科技合作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学者的高度认可。会后,董锁成研究员、陶宝祥高级工程师、赵川宇副研究员、厉静文特别研究助理与俄罗斯人文地理学家协会主席Druzhinin Alexander教授就深化亚欧大陆国际合作研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就下一届欧亚经济与人文地理学家大会举办的筹备工作及核心议题达成重要共识。会议期间,考察队赴比什凯克访问了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民族大学和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与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民族大学校长Chontoev Dogdurbek Toktosartovich及地理科学院领导就加强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合作进行了深入会谈,并共同签署了双边合作备忘录,为促进我所与上述机构在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国际合作奠定基础。
6月6日-7日,考察队应邀前往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访问了哈萨克斯坦科学院地理与水安全研究所,与哈萨克斯坦科学院院士、研究所所长Akhmetkal Medeu教授、副所长Alimbukov S.K.教授及该所各实验室主要负责人进行会谈,座谈会上,厉静文特别研究助理介绍了我所基本情况和历史成就,董锁成研究员作了题为“Conception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Strategy on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Patterns and Green Development in the Eurasian Continent”的报告,系统回顾了2005年至今组织中蒙俄综合科学考察和国际合作研究的主要进展,分析了目前亚欧大陆资源环境格局和面临的跨境风险,提出了中哈合作的建议。双方形成共识要围绕里海生态环境、土地退化防治、跨境旅游、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巴尔喀什湖生态保护、跨境污染、水资源管理与绿色发展等方向尽快开展合作,并签署合作协议,科技支撑中哈合作及中国-中亚国际经济走廊建设。会后,在哈萨克斯坦科学院院士Akhmetkal Medeu所长的陪同下,考察队实地调研了该所阿拉木图大湖高山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观测站和阿拉木图希姆布拉克高山滑雪场。双方初步形成开展野外生态及灾害观测平台,高山草甸生态保护与冰雪旅游融合发展合作研究意向。
本次学术交流与考察不仅为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目亚欧大陆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本底数据整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与数据,拓展了我国与中亚科研机构在资源环境与绿色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科技合作,更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现代化的“中国—中亚精神”,为加强中国—中亚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命运共同体建设注入科技动能。
图1 欧亚经济地理学家(人文地理学家)大会
图2 访问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民族大学
图3 访问哈萨克斯坦地理与水安全研究所
图4 考察阿拉木图大湖高山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观测站
图5 考察阿拉木图希姆布拉克高山滑雪场
附件下载: